■主辦單位鼓勵觀賞者用觸感去感受作品。
仔細一想,我們到底多久沒有用指尖去感受一件事物呢?維持了數個月的疫情期間,我們不經意地藏起了身體某些觀感,僅僅用眼睛、聲音去體驗周圍環境,甚至因為害怕受感染而刻意躲開觸感的運用。可是,對於視障人士來說失去了觸感,幾乎無法生活,因為他們僅靠觸感來接觸日常生活的物品、辨別事物。因此,本屆的觸感藝術展為視障人士更添特殊的意義,它不但展出透過觸感來感受的藝術作品。也喚起了我們關注視障人士的日常需要。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作品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第七屆觸感藝術節以《點掂》為主題,由即日起至7月25日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觸感藝術空間舉行展覽。主辦單位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同時亦舉辦了一系列後續的工作坊來加深大眾對觸感藝術的認識,盼觀賞者通過觸感欣賞由視障以及健視人士創作的藝術作品,反思日常生活中我們忽略對身體觀感的運用,而其運用也正正是視障人士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有別於前幾屆的展覽,本屆觸感藝術節因應疫情,特別加設了「口述觸感」部分,觀賞者除了可以親身來到展廳當中欣賞藝術作品,亦可以選擇安坐家中透過互聯網漫遊觸感藝術空間,由在場人士透過「口述觸感」以聲音帶領遊歷展覽。
口述觸感形容展品
打開展覽廳的大門,是漆黑一片的空間,觀賞者暫且放下了視覺觀感,需要伸出雙手觸摸以了解當中的事物,包括展品以及周圍的環境,讓人設身處地體驗視障人士的世界。與此同時在場負責口述觸感的工作人員也會以口述的形式,協助觀賞者拆解每一件作品的獨特之處。
主辦者鼓勵前來的觀賞者仔細觸摸作品,通過觸感去認識其大小、形狀以及感受物料,以體會作品的力量以及創作者希望傳遞的信息。其中一件作品《穿窿書》(Book of Holes),主要為紡織品及混合媒介 ,作品由王玉玲(Emil)所創作,主要做纖維藝術的她首次參與藝術節,她坦言自己也不肯定作品是否能夠切實表達視障人士的世界,只知道需要循「觸感」出發創作,「因為這是他們(視障人士)生活的必須,也是他們觀感中最敏感的一部分。」
《穿窿書》以凸字系統作為藍本,作品凸出其方格特性,目的是讓視障人士閱讀的時候能夠依行有序地觸碰。Emil在創作時將眾多凹陷的小孔排在一張佈滿摺疊痕、起伏不定的牛油紙雕塑上,觀賞者能夠在作品中感受無言、感性和自由的境界。
「我平時用眼睛看藝術品都是比較理性的,因為作品大多從視覺傳遞信息。我就選擇用抽象和感性的體驗,用視障人士常用的凸字系統為基礎去創作,希望為他們帶來最親近的表達。」大部分時間都在創作纖維藝術的Emil,平時大多用布來做物料,並多以顏色來表達信息,這次選擇用牛油紙來帶出不明顯的浮凸,她希望可以給予視障人士一種好的感覺。「雖然只是製作直線的孔,但是當中也用上不同的方法,我很有興趣知道他們的感覺是怎麼樣。」Emil不知道這個嘗試是否能夠得到視障人士的共鳴,但很希望作品能夠讓大眾對於視障人士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品記錄失明歷程
是次活動策展人盧勁馳表示,期望透過觸感藝術來擴大視障朋友的思考空間,希望能引起社會大眾對於視障人士的關注。他提到觸感藝術會隨我們身處的時代、環境和文化狀況而改變,又指並非將藝術品帶給視障人士就可以做到共融。而此刻的盧勁馳則覺得即使我們需要隔着口罩溝通,但藉着在展覽廳裡觸摸作品、運用身體的觸感,人與人之間仍然可以坦誠相見、互相了解。
作品《休漁戲水》由藝術家張啟富將一個個汽水罐用魚絲串聯起來,以回應金屬製的汽水罐勾起了對於昔日汽水廠的回憶。他將整件作品創作成魚一般的形狀,意味着做人應該放長線釣大魚。另外,對於記憶,他認為需要穿針引線,將零碎的片段聚集、串聯。
而同樣失去視力的藝術家小星,用作品《拍攝我的視象-從視覺退化開始》記錄了自己失明的歷程。看似像一幅畫的作品,用紙張製作而成,但觀賞者可以通過觸感,將作品分成人生三個不同的歷程。作品中講述了藝術家小時候仍然有視力的童年、高中的時候視力慢慢退化直到年長完全失去視力的體驗,但更深的體會卻是心靈所看見的,比過去更加多、更加深。
面對無常的生命,藝術家葉鳳桃則以作品《等待》給觀賞者帶來盼望。她以一朵用環保紙雕塑的牡丹花,來展示「等」生命降臨以及成長中的學習;而「待」即面對克服困難,戰勝惡者的階段。即使此刻全世界的人都正在與疫情抗爭,藝術家盼以牡丹花的雍容華貴、絢麗多彩,可表達人類共同的理想與願望。
Comments